以清淨、虔誠之心,恭誦大乘經典與萬德洪名,以一念淨萬念。


以清淨、虔誠之心,恭誦大乘經典與萬德洪名,以一念淨萬念。
s
浄誠:清淨發心、虔誠禮拜。
以滿心潔淨的誠敬之意祈求祝禱,必蒙十方諸佛護佑,諸願皆能順遂。
s
悲行:慈憫眾生、發菩提心。
法會是為了與法界眾生共成佛道。對一切眾生慈悲喜捨心,則能成就水陸法會無遮普度的慈悲精神。
s
共善:成就善法、分享善緣。
大眾不分你我將因緣聚合,成就勝會。並所修持善業及奉供物資迴向、流佈,一同與十方大眾結下菩提法緣。
本院將佛法自利利他的精神以三大主題融於水陸法會中。
除了自我修持,更實踐菩薩行,全面發揚水陸無遮普度的慈悲精神。
[1] 慈悲喜捨:即四無量心。慈:給予快樂;悲:救拔苦難;喜:見人離苦得樂而歡喜;捨:不好執著,又能怨親平等,捨怨親想。
[2] 無遮:沒有遮障掩蔽的意思。也就是不分男女、宗教、貴賤、聖凡,藉由齊聚法會的因緣,奉佛修齋,達到怨親平等、普同供養,冥陽兩利的目的。
功德項目:功德主護持、消災祝福、超薦追思、點燈祈福、打齋、普施、普桌
水陸法會的功德:心之所往,自有所成
參加水陸法會無不是帶著祝福與希望。
藉由法會的殊勝功德祝禱六親眷屬身體安康、常保快樂。
歷代昭穆宗親蒙恩獲福、往生淨土,
也希望累劫怨親債主能藉由法會功德彼此解冤釋結,達到冥陽兩利的目的。
諸佛菩薩無不慈悲,只要誠心祝禱,三寶必恩降齋家。
《瑜伽燄口施食要集》中云:「佛法僧寶,體遍十方,恭敬誠求,必蒙感應。」
諸佛菩薩無不一時一刻護佑、憫念眾生,只要佛子「恭敬一心」便能與三寶相互感應而滿願順遂。
水陸道場集供養諸佛、禮敬三寶、布施修齋等功德,使佛子的祝福能藉佛光的普照迴向所有眾生。所以當我們置身水陸道場時,必將身心沉澱,使澄淨無雜的心意奉獻於三寶。
功德項目:功德主護持、消災祝福、超薦追思、點燈祈福、打齋、普施、普桌
台中分院
水陸先修法會:諸經壇
新北分院
水陸先修法會:諸經壇